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障碍和晚期痴呆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当今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AD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AD患病率约为1.6%。目前,全世界有4.6亿例AD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7.7亿。那么是否有治疗手段或特异性的靶点可以进行调控?
2021年2月10日,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吴绍长课题组、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杂志《Brain Stimulation》(2区,影响因子:6.565)在线发表题目为《Cortical plasticity is correlated with cognitive improvement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after rTMS treatment》的研究成果。
该项研究在AD患者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后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样皮质可塑性与认知功能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我院吴绍长联合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黎兴兴等设计并开展了临床研究,招募AD患者,在大脑左背外侧前额叶施加20 Hz rTMS,测量LTP样皮质可塑性,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基线),治疗后以及三个月的认知能力随访,通过研究,观察到与假手术组相比治疗六周后rTMS组表现出增强的可塑性反应,并且皮质可塑性变化与rTMS治疗的AD患者的认知改善相关。
本研究揭示了接受rTMS治疗的AD患者的LTP样皮质可塑性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皮质LTP样可塑性可以预测接受rTMS干预的AD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治疗反应,为A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吴绍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教授,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主任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brainstimjrnl.com/article/S1935-861X(21)00017-6/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