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你的心理“中暑”了吗?

2020-07-29228807

炎炎夏季里,不仅身体易中暑,连心理也会中暑。如果你经常烦躁不安,容易发火;如果你感觉记忆力衰退,难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如果你莫名出现头痛、胸闷、心跳加速等症状。那么,你很有可能是Psychological heat stroke —“心理中暑”了。

医学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与季节变化有关。在炎热的夏季,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的异常,这就是“心理中暑”, 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心理中暑”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明显会造成影响,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

除了气温变化以外,“心理中暑”还与人的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高温天气,人食欲普遍下降,加上睡眠质量差和出汗,会影响体内电解质代谢,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让人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

如何避免心理中暑,专家建

如何避免心理中暑,专家建议:

1.保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睡眠以保持充沛体能。

2.科学合理饮食

在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清淡的食品,多吃水果,少吃急性食物。夏季体能消耗增加,应适当增加营养,切忌节食。为避免电解质代谢紊乱,在出汗多时要适当补充盐,以菜汤、果汁补充为佳。

3.做好防晒措施

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不要在烈日下或在封闭的房间呆太久。居室要注意通风,通风可以迅速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空气污染,使人产生 “凉快”感。

4.每日合理饮水

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5.适量体育运动

尽量保持平静、乐观、豁达的心态。

6.遵守循环心理学原理

室内多用冷色系,如乳白、淡蓝、浅绿等颜色,少用红色系,也会起到热中求静的心理作用。

7.多做自我心理调节

心烦意乱的时侯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做些想象放松训练,静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想想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北环路69号

电话:0578-2299912

信箱:2427332664@qq.com

传真:0578-2299913

  • 微信服务号

  • 二医那些事儿

  • 支付宝服务窗

Copyright © 2011-2024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13029871号-1 技术支持:华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