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种常见病,一般人群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一生中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苦恼,影响生命质量。失眠发病的原因复杂多样,如各种急慢性躯体疾病、酒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和滥用、遗传、本人个性特点、生活应激事件、环境因素、各种不良睡眠习惯等。
发生失眠后,尤其是中老年首次发病,应尽早去设有睡眠门诊的专科医院就诊、咨询,除明确病因并根据病情服用医生所开的药物以外,还需要接受医生关于一些睡眠的常识和睡眠卫生的指导。
以下是一些失眠症病人的自我保健:
关于用药方面:总体而言,助眠药对改善失眠有肯定的疗效,但也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因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依赖性而拒绝用药,是不可取的。对助眠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一定要遵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自行选择药物或增大剂量。停药时要逐渐减药,不要骤停。不要用饮酒的方法治疗失眠,尤需注意不能和助眠药同时使用,否则可能造成中枢神经过度抑制,严重的话甚至有生命危险。
平时坚持一些规律的体育或文娱活动如慢跑、跳舞、打太极等,对获得良好睡眠有积极作用,但需注意避免太过于剧烈的运动,否则反而可能影响睡眠。
改善卧室环境,坚持正确的睡眠习惯。减少卧室过吵、过亮、过冷过热等问题,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如睡前洗个热水澡、泡脚或喝杯牛奶等。除了睡觉,不在床上做其他事情比如看电视、阅读、工作等。卧床后一旦没有睡意,应该起床做一些比较轻松的事情,等到有困意再卧床。
坚持规律的作息习惯,调整生物钟,最重要的是按时入睡和按时起床,不管晚上睡眠如何,早上都应该定时起床,周末和节假日也不应赖床、睡懒觉。避免白天睡太多时间,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但时间不应过长。
睡前不要吸烟,避免服用咖啡、茶叶、人参等,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上网、玩手机,以免太过提神,影响睡眠。
调节心理状态。对一般人而言,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出现失眠是比较正常的反应。这时要将注意力主要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过分关注睡眠。一般情况下随着应激事件的解决,睡眠自然就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