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2016-05

    20

    234762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感染途径:肠道传染病又称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   病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感染性腹泻(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各种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出血性肠炎、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忠告:肠道传染病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缺水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可能会有传道传染病的流行;不卫生的饮食场所很可能会感染,聚餐、会餐、野外用餐、红白喜事就餐,都有感染肠道传染病的机会;腐败变质、过期食品、喝生水、吃生蔬菜、不煮熟的食品都有可能感染。    预防方法:   (1)尽可能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人直到无传染性为止。凡病人和疑似病人的餐具、茶具、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和保管。在集体单位中的疑似病人也要做到宿舍分开、厕所分开、饮食隔离。炊事员、保育员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当查出病人(如患肝炎或痢疾等)或疑似病人时,要调离工作岗位,待痊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2)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   (3)搞好公共场所卫生,灭蛆、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加强水源管理。设立无害化厕所,病人的排泄物消毒后方可倒人厕所,污染的衣物、便器也应消毒。   (4)进行预防接种(如甲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等)。   (5)一旦发病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 2016-05

    20

    234741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感染途径:所谓呼吸道传染病就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也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感染的疾病。   病种:常见的有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军团病、肺结核等。还有不常见的如禽流感、SARS(非典型性肺炎)等。   忠告: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往往以普通感冒起病,容易不太重视,严重的时才注意。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容易传给别人,并引起流行,特别是儿童。    预防方法:   (1)居室和办公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去医院时,或去看望病人时要戴口罩。   (9)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10)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结核病必须到当地指定诊治场所,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    (11)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有疫苗,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 2016-05

    20

    234746

    性传播传染病的预防

      感染途径:性传播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性行为而感染并传播的疾病。   病种:主要有梅毒、软下疳、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念珠菌病、毛滴虫病、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   忠告:性传播传染病普遍具有感染时并不知晓,而且不是马上发病,一旦感染,病程长,很难把病原消灭,治疗也比较困难。有的还因为难以启齿,拖延病情。不但影响生理健康,还影响心理健康。   预防方法:   (1)洁身自好,严肃对待性行为。   (2)多个性伙伴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3)夫妻都染上性病时,要同时治疗。   (4)外出旅游时,洗浴时,上厕所时,注意用具的清洁、消毒。一般洗手液、消毒香皂等只有抑菌作用,不杀菌,并不意味着安全。   (5)发现感染性传播疾病,及早治疗。

  • 2016-05

    20

    234738

    血液传播性传染病

      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不洁注射、输血而传播,也包括母婴传播即在产婴过程中,由母亲的血液传给婴儿。也包括唾液、体液的传播。    病种: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忠告: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也可能通过性传播途径而传染。注意不要共用注射器、输液器;注意医源性感染,除注射器外,还有如针灸针、牙科器械、手术器械、刺血针等。    预防方法:    (1)不要共用注射器。吸毒者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到医疗机构诊治时,注意医院的器械消毒安全性。    (3)尽可能不输血,必要输血时,请医院保证血源的安全。    (4)性生活时必须使用安全套,同性恋者(男方)更要使用。    (5)接吻时注意不要进行唾液交换。    (6)握手、拥抱、跳舞、谈话不会传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    (7)如已发生了与血液传播传染病的密切接触,应去疾病预防机构采取必要的预防补救措施。 

  • 2016-05

    20

    234758

    预防中暑小知识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

  • 2016-05

    20

    234731

    专家教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行为守则 个人讲卫生:科学洗手,文明咳嗽,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居家保健康:开窗通风,生熟分开,远离活禽,环境整洁。      个人讲卫生释义     一、科学洗手     6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二、文明咳嗽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     若一时来不及拿纸巾遮掩,可用手肘弯的衣服遮挡口鼻,因为病 毒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     打喷嚏或咳嗽时,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     三、充足睡眠     儿童每天保证有9~10小时的睡眠时间;     成年人每天保证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老年人每天保证有5~6小时的睡眠时间。    四、增强体质     1.加强运动:     锻炼过程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220-20)x(70%-85%)=140-170(次/分)的范围内;     锻炼时,达到刚出汗或出小汗的程度较为合适。     2.健康、营养饮食:     饮食、饮水要卫生;     少吃煎、炸、烘、烤的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奶制品和高蛋白的食物。     居家保健康释义     一、开窗通风     两个空气相对清洁,适宜开窗通风的时段:10:00及15:00前后;     一天内开窗3~4次,一次30分钟为宜;     阴天、雨雪天、刮风时不宜多开窗。     二、生熟分开     生、熟食物必须分开;     切生、熟食物的刀具必须分开;   存放生、熟食物的餐具必须分开;     储备食物的冷冻柜必须生熟分开。     三、远离活禽     在禽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前往鸟类公园及禽类聚集区;     不要主动触碰各种禽类;     若发现周边有违规养禽的现象,应立即前往居委会等相关部门或拨打相关热线进行举报。     四、环境整洁     各街道、居委及居民应及时清除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     禽类养殖地、大型养殖场、疫情易发区等区域要重点监测、治理;    严格执行禽畜粪便及时清理、消毒,无害化处理。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北环路69号

电话:0578-2299912

信箱:2427332664@qq.com

传真:0578-2299913

  • 微信服务号

  • 二医那些事儿

  • 支付宝服务窗

Copyright © 2011-2024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13029871号-1 技术支持:华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