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篇
1.高考是自己的事、与父母无关,父母可以在生活上给予自己帮助。
2.临近高考了,成绩基本成定局,不要指望短时间能提高分数,重点放在已掌握的知识点上,想办法能正常发挥平时成绩才是上策。
3.父母对你有意见、有情绪时,暂时不要管,因为有些是属于父母自己在工作生活等原因方面出现的情绪问题,近期的主要任务是管好自己、迎接考试,把读书12年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
4.尽量抽时间运动、娱乐,能促进学习效率,提高分数,这样才会有一个轻松的状态迎接高考。
5.如果有影响学习、休息、身体的事情,影响不大的话自己调整或暂时不管,如果影响较大的话应及时找心理医生。
6.高考是你成长的一个重要经历,但不是决定你命运的唯一途径,也不是人生的终点。
7.填报高考志愿的建议:自己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适当参考家长的意见,最终由自己决定,大学学业的完成是自己的事。
家长篇
1.首先家长要明确高考是孩子的事,家长只能是协助者。
2.与孩子一同商量高考期间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作息时间,一旦商量好了,家长就不要再反复说了。
3.家长的焦虑不安:一是来自自己生产经营多年的的“产品或企业”要接受国家的检验,也担心社会效果,是家长自己的考前焦虑。二是孩子高考的事件激活了家长原有的内心冲突导致的情绪反应。如果家长有焦虑不安情绪,由夫妻之间共同处理,实在不能处理,找心理医生看看。
4.还有半个多月就要高考了,孩子的成绩基本已成定局,家长不要指望孩子短时间能提高多少分数,所以不要期待孩子整天都在学习状态中。
5.家长不要过分关注关心孩子的身体、生活、学习,否则增加孩子的压力,无心投入学习。
6.家长鼓励孩子(但不要啰嗦)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需求,他们提出就给予,没有提出就不要问。
7.家长可以像平时一样工作、生活、娱乐,除非孩子有要求,如希望家人多在家陪陪自己,希望回家能看见父母心理安稳等等。家长要相信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迎接高考。
8.高考只是对孩子读书12年的文化知识的检验,孩子能在12年全程参加这个过程并接受检验就是成功。
9.填报高考志愿的建议:家长和孩子充分表达双方的想法,最终由孩子自己决定,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大学学业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