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第3版报道了我院“最美患者(家属)”的系列活动

2016-11-102370149
   
    11月10日,《健康报》第3版报道了我院“最美患者(家属)”的系列活动,以《推开医患友好的一扇新门》为题,讲述了其中几位有代表性的患者(家属)的故事。下文为《健康报》整版原文。
□通讯员 郑纯胜 叶菊芬 本报记者 李水根□
推开医患友好的一扇新门       
  
   “主动协助医务人员完成(或参与)科室组织开展的各项医患互动活动,表现突出者;在医疗活动中作出表率或弘扬正能量,获得医护人员一致好评,或在患友间有一定影响力及认可度者。”这些评选标准,是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最美患者(家属)”设置的。2016年年初,该院启动“寻找最美患者(家属)”活动,这里讲述的,是其中几位有代表性的患者(家属)的故事。  

“编内员工”——何叔叔  
  
    3年前,何叔叔的妻子因血管性痴呆住进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他只得全程陪护。因为劳累和压力,他患上了失眠症,从家属变成了患者,也住进了医院。每次输液,何叔叔总站在妻子身旁,对护士说:“我和老太婆的静脉都不好,给你们添麻烦了。弯着腰找血管很辛苦,不急,你们慢慢来。”时间久了,何叔叔成了住院部的“编内人员”,一起感受着医护人员工作的苦与乐。冬天,何叔叔会给医生护士送来热腾腾的姜茶;夏天,他会背来西瓜给大家解暑。被婉言谢绝时,他总是一再强调,医生护士辛苦,这不过是小小心意。一次,一位夜班护士一早忙着给病人量血压、抽血,做晨间护理,连早饭也顾不上吃,恰巧被何叔叔看到了,他二话不说,买来稀饭和面包送到护士站,并一再叮嘱护士要记得吃。值班护士感动得直抹眼泪。

抗战英雄——吴爷爷   
  
    吴爷爷1939年加入新四军,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2007年9月,家人将病情危急的吴爷爷送到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在医务人员的精心医治和护理下,吴爷爷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身体渐渐好转。9年过去,吴爷爷将医院当成了第二个家。因老年病会反复发作,吴爷爷时常需要抽血化验和输液,虽然很是犯怵,但每次都积极配合。由于年龄大,静脉脆性大,有时穿刺不免失败,他总是对护士说:“孩子,不要怕,慢慢来。

”病房“歌唱家”——孔爷爷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孔爷爷在病房唱着歌,几个相熟的老病人用手打着节拍,吸引了不少病人和家属在病房门口驻足。住院两年多,孔爷爷与医务人员建立了亲如家人的深厚感情。他说:“护士们真的很不容易,每天来回都是小跑。就是这样忙,她们还是不忘走到我身边,和我说上几句话。”空闲的时候,护士们会和孔爷爷一起唱唱歌。孔爷爷还为病区医务人员写了一首歌:“医生是一堵墙,挡住病和痛;医生是一把伞,遮住灾和难;有了医生这堵墙,患者生命有保障。”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北环路69号

电话:0578-2299912

信箱:2427332664@qq.com

传真:0578-2299913

  • 微信服务号

  • 二医那些事儿

  • 支付宝服务窗

Copyright © 2011-2024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13029871号-1 技术支持:华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