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 丨 131308 丨
慢性病门诊配药管理 | ||||||
病种类别 | 编码 | 疾病种类 | 确诊依据 | 药品种类 | 药品指导 | 提高支付限额(元) |
心血管 | 1 | 高血压病 | 3次以上非同日血压高于140/90mmHg | 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 | 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剂(CCB)、а受体阻滞药、复方降压药、利尿剂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氯吡格雷(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 他汀类降脂药。 | 1000 |
2 | 冠心病 | 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提示存在>50%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或有明确的心肌梗死证据(心电图、心肌酶、既往住院资料等) | 防治心绞痛药、降血脂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合并房颤时) | 防治心绞痛药:硝酸酯类扩管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药、作用于心脏的选择性钙离子阻滞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降血脂药:他汀类;依折麦布(不能耐受他汀类或极高危患者)。抗凝药:华法林、利伐沙班(不能耐受华法林者)。抗血小板药物及降压药同上。 | 1000 | |
3 | 心衰 | 综合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客观检查符合下列之一:1、BNP>100pg/ml或NT-proBNP>450pg/ml; 2、心超提示LVEF50以下; 3、NYHA心功能分级3-4级。 | 改善心功能药、利尿药、补钾药、强心药 | 改善心功能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布美他尼、托伐普坦(合并严重低钠血症,其他利尿剂疗效差)。补钾药: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强心药:地高辛 | 1000 | |
神经内科 | 4 | 脑血管病 | 头颅MR、头颅CT、头颈部CTA、头颅DSA等检查存在脑出血、脑梗死或者确诊TIA(除外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 | 防治心绞痛药、降血脂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合并房颤时)。 | 防治心绞痛药、降血脂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同上。 | 1000 |
5 | 癫痫 | 病史、临床表现或脑电图确诊为癫痫 | 抗癫痫药 |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氨甲酰类(卡马西平)、巴比妥类(苯巴比妥、扑米酮)、琥珀酰亚胺类(乙琥胺)、侧链脂肪酸类(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其他(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加巴喷丁、奥卡西平) | 1000 | |
呼吸系统 | 6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长期反复胸闷气急病史,肺功能提示中度及以上阻塞性、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 | 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抗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限喘息型) | 平喘药:茶碱类、抗胆碱类、β受体激动药、激素类、其他;祛痰药;镇咳药;抗感染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喹诺酮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白三烯调节剂(限喘息型) | 1000 |
7 | 尘肺(非工伤) | X线呈尘肺表现,临床诊断为尘肺,且肺功能提示中度通气功能障碍 | 抗感染、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 抗感染药物、平喘药同上;祛痰药;镇咳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 1000 | |
8 | 支气管哮喘 |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一秒钟有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 3、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 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抗过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 平喘药同上、祛痰药、镇咳药、白三烯调节剂等过敏介质阻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 1000 | |
感染科 | 9 | 慢性病毒性肝炎 | HBV: 一、维持治疗 二、初始治疗:由二级以上医院肝病专科医生认定属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 HCV: 抗HCV及HCV RNA阳性 | 抗病毒药 | HBV用药:干扰素(按指南准入):干扰素α(IFN-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核苷及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恩替卡韦(ETV);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替诺福韦酯(TDF)。 HCV用药:直接抗HCV病毒药物(DAA,优先考虑):盐酸达拉他韦、阿舒瑞韦、索磷布韦等;干扰素;核苷及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 5000 |
内分泌科 | 10 | 糖尿病 | 1、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FPG≥7.0mmol/L(126mg/dl),或OGTT中2小时HPG≥11.1 mmol/L(200 mg/dl)。2、症状不典型者,需两次血糖化验证实。 | 降糖药、胰岛素 | 降糖药: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胰岛素:(速效;短效;长效;预混) | 1000 |
风湿科 | 11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2010年ACR/EULAR标准评分≧6 | 解热镇痛类、激素、免疫抑制剂 |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激素;免疫抑制剂 | 1000 |
肾内科 | 12 | 慢性肾脏病(二期;三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肾脏病变,内生肌酐清除率连续三个月两次在(30ml--90ml/1.73m2/min) | 降压药、利尿药、纠酸药、纠正贫血、纠正肾性营养不良 | 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等 利尿药: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袢利尿剂; 碳酸氢钠等;促红素等;复方α-酮酸;骨化三醇 | 2000 |
精神类 | 13 | 痴呆(含阿尔茨海默病) | 出现早期和显著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以下特征:超过6个月的缓慢进行性记忆减退;测试发现有严重的情景记忆损害的客观证据;在AD发病或AD进展时,情景记忆损害可与其他认知功能改变独立或相关。 | 抗痴呆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 | 抗痴呆药(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可逆性胆碱酿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石杉碱甲) 抗抑郁药:非选择性单胺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他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衍生物、二苯甲烷衍生物、氮杂螺癸烷二酮衍生物 抗精神病药:吩噻嗪与脂肪族侧链、吩噻嗪与哌嗪结构、含哌啶结构的吩噻嗪类、丁酰苯衍生物、吲哚衍生物、噻吨衍生物、二苯丁基哌啶衍生物;二氮卓类、去甲羟二氮卓类和硫氮杂卓类;苯甲酰胺类;丙戊酸钠、锂等情绪稳定剂;其他抗精神病药 | 3000 |
14 | 强迫性障碍(强迫症) | 强迫思维或行为(或两者兼有)大多数时间存在,使患者感到痛苦,生活受到影响,症状存在3个月以上,或者连续2周以上,经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诊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情绪稳定剂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情绪稳定剂同上 | 2000 | |
15 |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障碍) | 具备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症状,经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诊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同上 | 1000 | |
16 | 焦虑障碍(焦虑症) | 具备焦虑、惊恐障碍临床症状,经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诊 | 抗焦虑药、抗抑郁药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同上 | 1000 | |
17 | 分离(转化)障碍 | 具备分离转化障碍临床症状,经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诊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同上 | 1000 | |
18 | 恐怖性焦虑障碍(恐怖症) | 具备焦虑、惊恐障碍临床症状,经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诊 | 抗焦虑药、抗抑郁药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同上 | 1000 | |
备注:享受两种及以上慢性病待遇的,支付限额按照就高的原则执行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