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着火,身心都受损

2022-09-2676091

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怒火中烧时,你是会马上发泄出来,还是强行把怒气憋回去?很多人为了一团和气,有怒不敢言。愤怒其实并不是坏事,它是一种信号,隐藏着我们希望“被理解、被看到”和“别越界”“别打压”的需要。如果一直压抑,对身心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

损害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仅仅是回想一下自己生气的经历,就会让免疫系统功能受到长达6个小时的抑制。如果一直都生气,免疫系统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持续下降,人就容易生病。所以,压抑下去的愤怒没有消失,而是变成负面能量“蚕食”机体。

易致情绪问题,破坏人际关系。压抑怒气意味着受委屈,会使我们反复去想着这件事,不断去分析,思考自己或别人做得“对不对”。这种“想太多”非但没有化解怒气,还让委屈、失望甚至抑郁、焦虑的情绪积压起来变成情绪问题。本着“和为贵”的想法不宣泄愤怒,在短期内可能换来了平静,但积压的怨气憋不住爆发出来的时候,会给关系造成更大的伤害,导致结局和初心南辕北辙,得不偿失。

学会控制愤怒是成熟的表现,但控制不意味着一味地压抑。提升个人素质,不轻易生气固然是最好的,可真遇到愤怒时,如何处理比较好?

愤怒来临,尽量离开当下环境。怒气一下子涌上心头的时候,我们常常很难控制住,但如果马上就释放它,很容易说错话、做错事,带来不必要甚至难以挽回的消极后果。所以,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愤怒在“冒头”,最好借机离开一下,比如说去个厕所、假装接了个电话、去续点茶水等。出来之后深呼吸几次,用冷水洗洗手,让自己先放松冷静下来。情绪平复后,可以做一个分析,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感到愤怒?对方的哪些话、做的哪些事刺激我们,这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必要时,可以记录自己的想法。这么做的好处是让你不在“我很生气”“我很讨厌他”这些想法上打转,而是抽离出来想想如何表达和解决问题。

及时、巧妙地表达愤怒。怒气不要长久压抑,也不要任性发泄,应向对方明确地表达内心想法和需求,但同时要注意换位思考,不提出过分的要求。在表达的时候,避免用批评和指责的语气,如“你从不做家务”,这只会增加谈话的紧张感。建议多用“我”去表达,如“我感到有些生气,因为我希望你可以和我一起分担家务,但你却走了”。这不仅让你宣泄了怒气,也表明了感受,更是让对方了解你的需求。如果此时你的愤怒还能控制,也可以用稍微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如“每天吃完饭都是我洗碗,我感觉自己都快成洗碗机了”,轻松却不带讽刺地表达所想。另外,发泄情绪不是最终目的,沟通时最好双方一起想想解决方案,比如轮流洗碗等,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

适时减压,必要时寻求帮助。有些愤怒是难以当场表达和发泄的,平时积累的怒气和压力,我们要定时去清空。一是找到生活所爱,可以是爱好、可以是某些人,也可以是某个空间,无论碰到什么糟心事,都能从中获得治愈力量,把愤懑消化掉。二是平时做做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提高生气的阈值。三是多尝试换位思考,自己有难处,别人也一样,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纠结会少很多,这是人生境界的提升。如果尝试了以上方法,还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或者容易在盛怒之下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北环路69号

电话:0578-2299912

信箱:2427332664@qq.com

传真:0578-2299913

  • 微信服务号

  • 二医那些事儿

  • 支付宝服务窗

Copyright © 2011-2024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13029871号-1 技术支持:华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