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我感到焦虑”,并非是下了自我诊断。“焦虑”一词相当常用,源自希腊语“angh”,意为“紧压或扼杀”。
你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焦虑是否是针对一些具体或有形的事物的反应?若答之肯定,再问问自己: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对这件事感到有点紧张吗?
如果你一想到近在咫尺的驾照考试就紧张得直吐,但除此之外都过得挺好的话,虽然你无疑也相当难受,但可能算不上什么毛病。这是一种对公认的压力事件的合理反应。
然而,要是这件事大家普遍认为很轻松、很愉快,比如和朋友聚个餐或和超市的收银员交谈,但你却浑身战栗、汗流浃背,那你就步入了“疾病”的范畴,应该跟你的医生聊聊。(切勿胡乱自诊,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战胜恐慌的第一步,差不多都是从调节呼吸开始的。传统的老办法是往纸袋里呼吸,以对抗由焦虑引起的浅快呼吸。时至今日,有些医生仍对这个方法深信不疑,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新观点并不推荐这种纸袋呼吸法。
首先,你可能会吸入纸袋中的收据或其他杂物引发窒息;其次,纸袋只能起到一定的心理作用(让你在恐慌时借此集中注意力),而且你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手边都有纸袋。
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先绷紧浑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默数五下,而后放松,默数十下,同时呼气。要不然就耸肩至齐耳高,然后默数七下,慢慢放下肩膀,同时呼气。
这两种方法都会让你在办公会议上看起来有些古怪,但过度换气、无缘无故地对别人大吼大叫、莫名其妙地一言不发、吐在废纸上或是浑身燥热恨不得一股脑扯掉所有衣服,也会让你显得很古怪。
下一步是为你体内流动的肾上腺素找一个出口。运动是种很好的方式,哪怕只是轻松地散一小会儿步,做几次星跳,或者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在家尽情摇摆,这期间还可以用吸尘器婀娜地吸个地。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下载些不错的应用程序,里面有不少五到十分钟的引导冥想和正念练习。
焦虑时究竟是该“顺其自然”还是强自镇定,专家莫衷一是。有人倾向于前者,对焦虑说“来吧!直截了当地来吧!”当然,服药可能仍然必不可少。
归根结底,生活是美妙的,纵然有时混乱不堪。你的存在独一无二,你得以你自己的方式去驾驭生活。别理那些自称有办法彻底根绝焦虑的人,请专心致志地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