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微博突然崩溃,而原因是韩国某女艺人因抑郁自杀身亡的消息被公布,“抑郁”这个名词再一次走入人的视线。因为抑郁症而留下遗憾的张国荣、乔任梁、崔雪莉等艺人,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忽视“抑郁症”这个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反复发作、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的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和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就是一种精神感冒,可能找上任何人,但,他是可治的,早期识别加上有效药物治疗、适度运动、饮食的调节和心理治疗是可以摆脱抑郁症的。
如何正确认识精神感冒,远离抑郁症阴云?
抑郁症近在咫尺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和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其终身患病率为6.1%~9.5%。女性的患病率通常是男性的两倍。
据WHO预测:21世纪抑郁症将与艾滋病、癌症并列为“三大杀手”。美国权威部门调查结果显示,自杀者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抑郁症患者。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1.生理因素。生物化学异常,如大脑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功能和代谢异常的人就容易患上抑郁症。
2.遗传因素。抑郁症往往有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患有抑郁症,孩子患该病的机会将增加10%~13%,但这种倾向不是造成抑郁症发病的唯一原因。
3.社会与心理因素。长期存在,一直未能解决的不良生活事件、过分的日常压力都可以促成抑郁症的发生。对于抑郁症的易患人群,如果持续处于暴力、忽视、虐待或贫穷之中,更可加速患上这种病。
4.继发于各种躯体疾病。
抑郁症的特征
“三低”: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精力下降。
“三无”:无用(过去失败)、无助(现在无能)、无望(将来无望)。
“三自”:自责、自罪、自杀。
抑郁症还有许多的伴发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功能障碍、体重减轻、难以名状或是无法解释的各种慢性疼痛(特别是头痛、腹痛、骨盆疼痛)、胃肠道功能障碍等。
典型抑郁症患者具有“懒、呆、变、忧、虑”的“五D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还可以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自我评定。但最终一定要及时找专科医生进行确诊和治疗。
六个表现提示抑郁来袭
1.入睡困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什纳医疗中心临床心理学家萨拉·奥特曼指出,除了行为举止变得缓慢、欲望减弱,抑郁症患者通常晚会上干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另一方面,一些抑郁患者会难以起床,大白天甚至长时间赖床。
2.对爱好丧失兴趣。一些人心情低落时,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重度抑郁患者会对本来的爱好提不起半点兴趣。精神病学家蒂娜·沃尔克博士说:“如果一个人曾经很喜欢同孙辈共享天伦之乐,变得突然不愿见到孙辈;或者一个很喜欢钓鱼的人,突然把钓鱼竿束之高阁,这些都是红色警报。”
3.反常兴奋。对那些下定决心采取极端行为——自杀——的抑郁患者来说,他们会从无精打采、行为迟缓变得充满能量。蒂娜·沃尔克博士说,这是因为他们在下定决心后有了解脱感,“因此如果注意到患者突然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定要高度重视。”
4.胃口改变。一些人心情压抑或焦虑不安时,会暴饮暴食,而重度抑郁患者正好相反。专家说:“抑郁症患者或许不想吃饭,因为他们不再对身体健康上心。”另外,不关注个人卫生也应引起注意。
5.过于敏感。博迪·邓洛普博士说,“一些抑郁症患者会有更多易激怒、不耐烦等表现,而不是情绪低落。”
6.悲观。蒂娜·沃尔克博士说,重症抑郁者脑海会充斥着死亡和其他阴暗内容,比如谈论“自己百年之后”会是什么样,还可能不计后果地冒险。
运动是对抗抑郁的良好药方
专家指出,抑郁症的产生、发展和预后,都和个人以及环境有很大关系。抑郁症到底能不能治愈,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没有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治疗也不规律,就很难治愈。他建议,第一,运动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临床观察发现,抑郁症患者普遍缺乏运动,对于医生开出的运动处方也难以坚持。“建议性格内向的人可以多参与团队运动,如羽毛球等。”第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抑郁发作的良方。
抑郁症治疗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
“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仅仅听亲朋好友劝解或自己瞎琢磨,想着自己注意调整就能好,这都是误区。”专家表示,抑郁症是一种病症,而不仅是一种情绪,指望抑郁症能靠自己调养治愈,就像一个高烧39℃的病人靠泼一盆冷水治好、心脏病病人多躺躺就痊愈一样是无稽之谈。
“抑郁症有三大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或多种方式配合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整体来看,药物治疗最为普遍。”专家提醒,抑郁症治疗坚持很重要,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治疗,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为病人树立信心,而患者要信任医生,不要擅自停药、换药。